亚洲欧美自拍一区丝袜,国产大学生真实视频在线,天天操天天摸天天干,一级做a爱免费观看视频

    首頁>湖南省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事務中心>宣傳教育>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文化園

    夏恒忠《荷的懷想》

    荷的懷想

    老家地處西洞庭湖濱,那里土肥水美,適宜荷生長。兒時,屬公社、大隊、生產(chǎn)隊三級所有的蓮湖、小河、水塘無一不種有荷。我的童年就伴著陣陣荷香度過。

    小荷還是尖尖角的時候,它細長的根莖叫“藕苼”。藕苼的“苼”在我們小把戲聽來就是孫的意思,就是很小的意思,小得像藕的孫子。如今看來,那是錯到外婆家里去了。

    采藕苼容易,順荷梗往下摸到泥里,探到橫長著的藕苼,挨著荷梗處掐斷,用勁恰到好處地將其從泥里扯出。藕苼短的短過筷子,長的長過手臂,白白嫩嫩、甜甜脆脆,生吃熟吃都味道好。

    過些時日,柔柔弱弱的小荷長成了大荷,亭亭玉立于水面,驟起的雨點打在上面,瞬間化作了晶瑩剔透的珠子,滾來滾去,最后滾到水里。從水邊走過,口渴了,掐下一片荷葉折成瓢狀舀水,十分方便、實用。那水雖不甚潔凈,可盛在綠茵茵的荷葉里,卻平添了一份清香和涼爽。自己解了渴,還可以給在遠處的伙伴帶上一瓢,走上好遠都不漏不灑,那份綠色、那份天然,遠非如今的一次性紙杯、塑料杯可比。

    有雨四方亮,無雨頂上光。如果天陡然暗下來,頭頂像被一口大鍋罩住,且風不刮、蟬不鳴,那預示著暴風雨就要來了。這時的我們?nèi)羰亲咴诜艑W的路上,會趕緊摘上三片大荷葉,一片折成帽狀,一片撕成披肩,一片做成圍裙,再把褲腳挽得高高,將鞋提在手里,再大的雨都不怕。

    老了的荷葉少了綠色,多了韌性,供銷社和小賣部里用它來包紅糖等副食品,既防潮又隔濕,還帶著一股清香。

    一入夏,荷花便開得熱鬧起來。有事沒事,年少的我就喜歡呆望外公屋前的滿塘白荷,只覺得那些或尖角剛露、或含苞欲放、或蓓蕾初綻、或吐蕊盛開的白荷好看極了,看著就格外舒服,然而,搜腸刮肚卻找不來半句形容詞。在我看來,白荷的那份素潔、那份淡雅,較之紅荷更富有韻味。有小伙伴邀了我逃學,隨放牛人去遠處的蓮湖。荷塘有荷塘的秀美,蓮湖有蓮湖的壯觀。那一眼望不穿的成百上千畝蓮湖,真是荷花的海洋。微風陣陣、暗香浮動,騎在牛背上,隔老遠就聞得到撲鼻而來的荷香,那份純正、那份天然,吸一口真是透心透肺的暢快。

    蓮湖大多是紅荷,紅得爛漫、紅得耀眼,如若映日,更是紅得別樣。紅荷里也常有幾枝白荷點綴其間,這就更具有了詩的情畫的意。

    那時愛花卻不會惜花。兒時的我常赤條條下到水里,摘上三五朵甚至更多的荷花,上岸后將其扯成一瓣瓣,或隨手拋向空中,看它隨風輕揚;或依次放入溪水,任其載著一個懵懂少年的歡樂和幻想飄向遠處。

    一直到讀完了中學,我都還以為世上的荷花只有白、紅兩種。后來進了城長了見識,才曉得荷花還有淺綠的、白色紅邊的、花白邊紫的、白色而灑以大塊紫斑或小紫點的……我想,如今我若有幸在公園、展廳見到這些千姿百態(tài)、爭奇斗艷的荷花,肯定會喜歡的,然而,這并不能沖淡我對老家荷花的喜愛之情,我以為,只有老家那自枯自榮、經(jīng)得風吹雨打、耐得日曬夜露的荷花,才更顯“出淤泥而不染”的高潔氣質(zhì)。

    待到花瓣凋零,花托也就茁壯成了蓮蓬。老家有一首山歌把蓮蓬也看作荷花,很詩意,開頭的幾句是這樣的:六月吹南風,吹得荷花動,荷花也是花,蓮蓬也是花,荷花老來結(jié)蓮蓬……


    蓮子,生吃沁甜,熟吃糍糯,這對于我來說是抵擋不了的誘惑。放學了,不徑直歸家,悄悄繞道蓮湖,瞄準守湖人不在,三兩下剮掉衣褲,連同書包胡亂塞進草叢,泥鰍樣鉆進水里。守湖人望見荷葉無風亂擺,就曉得有“敵情”,忙撐了船過來“捉活的”。我們自有一套隱身妙法,要么一“謎子”扎到一叢茂密的水草下面,只露出鼻子眼睛;要么摘一荷葉蓋在頭上作偽裝,有螞蟥叮身也不亂動。守湖人東張西望不見人影,怕出人命,就向我們告饒:小祖宗呃,快點出來啰,我不抓你們了!我們就呼啦啦拱出水面,舉著摘得的蓮蓬興高采烈,像得勝的將軍。

    小伙伴在一起,喜歡比誰吃蓮蓬快,還喜歡比誰更會剝蓮蓬,把蓮蓬殼剝成篩子狀后沒有破損,誰就厲害。把蓮子殼做成“韭菜邊”形狀的戒指,戴滿十指比闊氣,也是我們樂此不疲的。癟殼的蓮子也不會扔掉,會嬉戲著往對方的額頭上戳,戳上去不痛,只為聽那一聲脆響,會在額頭留一淺顯的印子,我們謂之“拔火罐”。嫩蓮子剝起來不費吹灰之力,老了的蓮子殼硬,剝起來腦殼痛。老蓮子在手,小伙伴里有牙口好的,就捂著腮幫子咬,咬得青筋爆爆,咬得口水直流。我怕崩脫牙齒,大多是把蓮子在硬地方放穩(wěn),用菜刀背或河卵石狠勁一敲,敲個正著就開了,敲偏一點點就跑了,間常會跑得無影無蹤,找得眼睛發(fā)綠。大人們在不遠處的田間地頭勞作,遠遠地向我們招手討要蓮蓬,那場景,像極了辛棄疾筆下描寫的:大兒鋤豆溪東,中兒正織雞籠,最喜小兒無賴,西頭臥剝蓮蓬。

    “采蓮南塘秋,蓮花過人頭。低頭弄蓮子,蓮子清如水。”那是文人騷客筆下的采蓮,那份詩意和浪漫不屬于靠采蓮換錢的人。采蓮是苦力的干活,要起早要貪黑,會被毒日頭曬得哈起嘴巴出氣,會被陡然而來的暴風雨淋得全身沒有一根干紗……

    采蓮的主要行頭是一根長長的竹篙,一只兩頭尖尖的小船。小船僅能容一人,不常撐船的,上去下來都會晃得厲害,能在上面站穩(wěn)就算有本事。蓮湖里撐船,有橫七豎八的荷梗擋道,有盤根錯節(jié)的水草牽絆,有的荷葉里盛著不少的雨水,擦身而過,避讓不及會弄濕一身。

    撐船不光是力氣活,更是技術活,撐船人握住插在泥里的竹篙往船尾使勁,輕了,船行不動;重了,竹篙扯不出,船不進反退。

    翻船是常有的事,翻了,蓮子就會落到水里,那就空忙乎了。擠密挨密的荷葉擋住了風,置身蓮湖比在岸上要熱得多。天黑時,如沒及時攏岸,往往會迷失了方向,在蓮葉間七轉(zhuǎn)八轉(zhuǎn)還在老地方。這樣的情況,老人們有迷信的說法,說是碰上了“罩罩神”。“罩罩神”是專門布迷魂陣的,若無岸上的火把指引和親人們的千呼萬喚,采蓮人迷路了后果會很嚴重。


    采蓮圖片來源于網(wǎng)絡

    初中二年級時到了城里讀書。跟有些鄰居家一樣,為了補貼家用,我們家也攬了蓮子去殼的活。去殼的行頭簡單,一把小巧而沉甸甸的刀,一個三足鼎立的小樹墩。樹墩有菜碗口粗,朝天的一頭挖得凹了進去,凹的地方用來裝蓮子,裝得下一大捧。圍著木墩能坐下三個人,三雙手此起彼落,噼里啪啦。

    劈蓮子,下刀的力度要把握好,輕了,破不了殼;重了,或成兩截,或四分五裂。劈壞了的蓮子輕易不往口里送,怕歸不攏數(shù)。修補“受傷”了的蓮子,我們通常的方法是用口水粘,不衛(wèi)生,卻有效。一家人有空就劈,沒空也要抽空。

    劈一斤溜圓的“水魚蛋”角把錢,“冬瓜蓮”難劈些,一斤要貴那么三兩分錢。熟手劈一粒蓮子至少也要三刀,兩刀重,一刀輕,重的兩刀劈掉兩端頭,中間留著的窄窄一圈就容易了,刀破殼后就勢剜進殼肉之間一撬,大功告成。一麻袋一麻袋地弄回家里,一粒一粒地劈,一粒三刀,一麻袋該要多少刀?想想都是一個可怕的數(shù)字。耗時費力掙錢少不說,劈時還要十分小心,弄不好刀會吃肉,說粒粒皆辛苦一點都不夸張。

    十多年前我出差湘潭花石鎮(zhèn),順道逛了赫赫有名的湘蓮市場。真是開了眼界,蓮子的去殼、去皮、去芯一概機械化。雖然早就耳聞機械化了,卻沒有目睹過。那些加工設備比我想象的簡單多了,實用而高效,令我這個老機械工人為之嘆服,當年要是有這樣的機械該多好呀!

    家里有時也會買點便宜的蓮子吃,都是紅蓮,去殼沒去皮的。不去皮的蓮子有些澀口。父母親這樣去除蓮子皮:把水燒開,放上些食用堿,把蓮子倒進去,用竹刷把一頓亂戳,然后在清水里洗凈。去皮了還要去芯,不然會有些苦味。去芯要用竹簽子一粒一粒戳,不費力,但費時。

    看電視里,如今的藕農(nóng)挖藕好像不用鐵鍬了,把手伸進泥里“摸”就能把藕摸出來,用高壓水槍對著稀泥一頓沖,藕就浮出了水面,那年代不行,藕必須用鐵鍬挖。高手挖出的藕有頭有尾、完完整整,很少弄傷,藕挖了一大堆,身上還不會沾上多少泥。我的外公就是挖藕高手,走在湖里或塘里,他只需往上提一提枯萎了的荷梗,就判斷得出藕的走向、深淺、粗細。

    我們小孩子挖藕也用鐵鍬,但那只是剛開始的幾下,一瞅見藕,就大呼小叫,急不可耐地扔了鐵鍬用手去摳去掰,弄得一身“屎糊尿騷”不說,勞神費力到手的藕還斷成了一節(jié)節(jié),里面灌滿了泥巴,難得洗干凈,只好喂豬。

    幾十年里少有的幾次回老家,大多是在新年氣氛濃得化不開的正月,便見不到“憑欄十里芰荷香”的景象。現(xiàn)在想來,即便是在荷香逐波的季節(jié),那景象也是會見不到的。好多水塘早已不復存在,小河也不如先前水草豐茂、魚蝦繁多,還淺了窄了許多。被私人承包了的水塘、小河,用作養(yǎng)魚的多,種荷的少。早年熱火朝天的圍湖造田運動,使得廣逾千畝的蓮湖嚴重瘦身,后來雖搞過退耕還湖,可也收效甚微,生態(tài)一旦遭到破壞,要完全恢復幾乎是不可能的。

    每一次回到老家,都似蜻蜓點水,在外公外婆的墳上打一轉(zhuǎn),在親戚家吃一頓飯就走,長輩們健在的沒幾個了,小輩們不認得,平輩們難得碰見。

    老家快要把我遺忘,我卻把老家的荷長久懷想。

    作者簡介:

    夏恒忠,湘潭市作協(xié)會員。作品散見于《湖南工人報》《瀟湘晨報》《南方都市報》《南方日報》《湘潭日報》等。曾獲湘潭市“我的公交我的城”征文一等獎、“我最喜愛的湘潭農(nóng)產(chǎn)品”征文二等獎。

    轉(zhuǎn)自:湖南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

    foot
    網(wǎng)站鏈接

    主辦單位:湖南省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事務中心
    地址:長沙市萬家麗中路三段106號
    備案號:湘ICP備2021020990號-1
    網(wǎng)站標識碼:4300000056

    網(wǎng)站聯(lián)系電話:0731-85698032
    郵 編:410014    
    版權所有:湖南省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廳
    湘公網(wǎng)安備 43011102000964號